您的位置: 全球旅游天气 » 中国 » 新昌天气 » 天姥山天气预报-租租车
最新天气 周末天气 一周预报

新昌天姥山天气

4月08日 昨天 23 15
4月09日 周三 多云转阴 多云转阴 27 16
4月10日 周四 小雨转多云 小雨转多云 26 13
4月11日 周五 多云转阴 多云转阴 30 11
4月12日 周六 中雨 中雨 27 12
温馨提示:
新昌未来4天天气舒适,最高气温30度最低温度11度,4天内不会下雨,也不会有雾,不会刮风。新昌已经进入夏天,早晚的温度很舒适,早晚温差大,晚上一般在14度左右,不会低于11度,白天一般在28、27度左右,最高不会超过30度,最近不会刮风,温度变化不大。4月的新昌处在旱季可能会干燥,降水较少,建议多补充水分。
用文本方式发送给好友:
4月09日 新昌天气:多云转阴,气温16℃~27℃
4月10日 新昌天气:小雨转多云,气温13℃~26℃
4月11日 新昌天气:多云转阴,气温11℃~30℃
4月12日 新昌天气:中雨,气温12℃~27℃
每月天气走势
全年温度曲线图Source: w.zuzuche.com237121722252521159481014202629333228231711日均最低气温日均最高气温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010203040温度 (°C)
全年平均气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日均最高气温(℃) 8℃ 10℃ 14℃ 20℃ 26℃ 29℃ 33℃ 32℃ 28℃ 23℃ 17℃ 11℃
日均最低气温(℃) 2℃ 3℃ 7℃ 12℃ 17℃ 22℃ 25℃ 25℃ 21℃ 15℃ 9℃ 4℃
平均降水总量(mm) 66 65 105 89 98 171 129 131 84 44 43 40
天姥山介绍

    天姥山是文化名山,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属道教第16和60福地,层峦叠嶂,千态万状,苍然天表。
    晋朝前,此地为人迹罕至的苍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名声大振。
    谢灵运诗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南朝宋元嘉间朝廷闻天姥美名,遣名画师楷模山状于白团扇上。唐李白、杜甫等追慕前贤高情,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成为人们无限向往的神奇仙景。
    1993、94和99年,三次国际唐代文学和唐诗研究会在新昌召开,海内外130多家报刊杂志都报道了新昌天姥山胜景,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重要景点:
    会墅岭:扼天姥山北道口,旧有鸟道可攀,今有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岭上台地气候凉爽。过会墅岭行5公里,能望见天姥主峰拨云尖,因山顶常萦绕白云,故名。
    登山回望,群山为小,北有芭蕉、斑竹两大山(即大尖、细尖)遥遥相对,南有王会、牛牯、万年诸山蜿蜒俯伏,西南有莲花峰拜倒脚下。山上还有姥姥岩、天鹰、天姥馍、蹲牛岩、鸡笼岩等。

    古驿道:驿道由会稽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出新昌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新昌古驿道全长45公里。目前横贯斑竹的长街,会墅岭的石阶路,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仍保存古驿道的原貌。
    驿道上残存的小石佛铺、关岭铺,还可看出驿铺旧貌。驿道经桃源穿越天姥,到达关岭一段全长35公里。这条路,早先为晋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又称“谢公道”。
    这条古驿道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遗迹,如刘阮遇仙的桃源洞、司马悔桥等,现在,和这条古驿道大致平行的是104国道。

    桃源仙境:桃源东濒沃洲,南倚天姥,是著名“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相传此处为汉时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姥山采药遇仙涉足之遗迹。如采药径、仙人洞、棋盘石、惆怅溪等。而逆溪而上的班竹村口的司马悔桥又是唐代隐士司马承祯奉诏出山经此大悔之处。由此而构成娟秀迷离的桃源山水。
    南朝时,谢灵运出仕永嘉,伐木开径,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为古代山水诗的鼻祖。后历代众多诗人慕名前来,留下了诸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万马竞渡:万马渡地处新昌县儒岙镇,离县城东南30公里。位于两山夹峡峙之谷。有一条大溪,涧中尽是些圆滚滚、光溜溜的石头,重量不等,近百公斤至几万公斤。色泽不同,金黄色、红棕色,以青白色为多。
    数以万计的巨石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二、三公里。每逢下雨天,站在山巅远眺,只见山洪奔泻,冲击巨石,白浪飞溅,哗哗作响,声若千军呐喊,形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巍巍壮观。
    一座小石桥下,有一块天然平整的大石块,块石上雕凿有三个红漆隶书大字:“万马渡”。每个字大约1.5平方米,刚劲有力,乃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福建莆田人吴献辰所题,三年后镌刻于此。在阳光照耀下,那三个大字闪闪发亮,独占风光。游客到此,争相在题字石上摄影留念。

    天姥龙潭:从儒岙镇官元庙油竹坑自然村进去,行二三里。两岸危崖壁立,林木森森。溪嶂怪石累累,瀑潭相叠。瀑多而奇,有虎哮瀑、龙吟瀑、含羞瀑、跨马瀑、五级瀑……潭多而怪,有畚箕潭、米筛潭、元宝潭、四角潭、大龙潭……
    两个潭奇特,一是“哒粥潭”,因为瀑急潭深,水花往上扑溅,酷似一锅刚煮开的粥直冒热气。另一个是“跌落水”,那瀑泉从高达30多米的削壁上陡然而泻。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山涧顽石有的成了农家器皿:捣臼、木勺、面杖、磨盘……有的酷似动物:狮、虎、猫、狗……
    上龙潭坑,最好选择在大雨过后的第二天。那山涧之水,穿过累累顽石,汹涌而泻,恰似万马奔腾一般,其势壮观之极。